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dongh1
首页 单位简介 新闻中心 地质勘查 工勘施工 党群工作 地勘文化 职能管理 廉政建设 互动交流
今天是: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最新动态
靠 特 色 赢 市 场
编辑日期:2008/1/14  责任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近日,安徽省地矿局颁发40万元奖金,专门奖励313队两个找矿项目的有功人员,其中就有该队特钻处承担的滁州市琅琊山铜矿深部勘查项目。10多年来,他们高扬特色大旗,运用所拥有的定向钻探技术,北上首都,南下广州,东进上海,西出湖北,在广阔的地勘市场上打了一个又一个漂亮仗。
    俗话说,一招鲜,吃遍天。这个处的成功秘诀在于打造特色品牌,干“绝”活,出高招,以奇制胜。“干一处工程立一座丰碑,走一个地方扬一片美名”。他们的一串串光辉业迹,便可印证。
找矿:成果突出
    别的不表,单说琅琊山铜矿深部资源勘查项目。这个矿开采巳近半个世纪,面临“断炊”的危险。一旦闭坑,那经济损失和影响就大了。该铜矿不仅是安徽省有色行业重点企业,还是滁州市国资委下属的骨干企业,拥有资产总额3亿元。目前,已具有日处理1000多吨矿石、年产铜精砂7600多吨的生产能力,铜销售额达到7000万元左右,无疑是滁州市的支柱产业和利税大户。同时,还存在1460名职工的安置与生存问题。
    危难之际,313地质队出手了,他们成功申报琅琊山铜矿深部资源勘查为国家地质勘查专项费项目。承担这个找矿项目,具有一定风险。一是“年巳半百”的老矿山是否还有潜力可挖;二有前车之鉴,曾有一个单位在该矿勘查中功亏一篑。313队知难而进。地质技术人员在对含矿岩体的形态、接触带的产状及其埋深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成矿规律研究和物探成果,推测底部接触带的产状和主矿体的赋存部位,利用深部钻探进行验证。以底部接触带为主攻方向,寻找隐伏主矿体。在深部钻探中,该队特钻处应用人工受控定向钻进、复杂地层钻孔护壁、取芯等新技术新方法,成功解决了在城市建筑物密集区施工布孔、钻进、取芯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目前,巳累计完成钻探工作量6100多米,在500米以下底部接触带中发现具有工业价值的铜(钼)矿体,完工的8个钻孔孔孔见矿,其中3个单孔见矿厚度大于30米,铜最高品位13、295%,钼最高品位0、18%。通过进一步勘查,预计可新增333+334级铜资源量10万吨左右,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约50年。琅琊山铜矿获得了新生。
    313队特钻处还运用该项先进技术,先后在安徽霍邱铁矿、铜陵冬瓜山铜矿、安庆龙门山铜矿等矿区,分别施工了羽状、全方位伞状定向钻孔,成功解决了深部矿体勘探精度和陡矿体勘探技术难题。
     科钻:独领风骚
    该队特钻处承接完成的南京师范大学委托的《江淮下游新生代晚期环境变化研究》钻探项目,开创了该处采取不扰动岩芯样的新纪录。
    这又是一个风险极大的项目,因需要全孔取不扰动样而令众多施工单位或望而却步,或中途失败。施工地点位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周庄,地层条件复杂,钻孔所揭示的地层从上到下依次为耕土、腐植土、淤泥、粘土、砂层、砂砾夹层、砾卵石层和第三纪砂砾岩,属较典型的特殊地层,可钻性较差。而该校要求钻探施工中必须采取不扰动岩芯样,即保持岩芯的原状结构,无人为扰动和污染,全孔岩芯采取率95%以上。施工难度可想而知。
    机遇亦是挑战。校方和313队都高度重视这个项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南师大派出两名研究生进驻机台,实行24小时质量跟踪监控;313队工程技术人员则一边施工,一边研制特殊取样钻具。其自行设计研制的两套钻具,经百余次试验,解决了在特殊地层中采取不扰动芯样的技术难题。钻孔终孔深度754.76米,采取岩芯669.63米,孔深误差仅0.26米,终孔垂直度钻孔顶角仅0.90度,经双方现场验收,认为该钻孔完全满足合同技术要求。而后,南师大再次邀请313地质队,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晚第四纪环境研究课题中,承担钻探施工任务。钻孔取样布置在原始森林中的沼泽地,同样处于特殊地层。施工三眼钻孔,全工作量平均岩芯采取率达95%以上,各项技术指标一次性验收合格。
    安徽地矿局由此项目而确立的《特殊地层取芯(样)机具及施工技术研究》课题,交由313队经历时3年的攻关和实验,其技术成果经省级专家、学者鉴定,认为设计的SCG—110型原状样取芯钻具、SX—110型射吸式单动双管取芯钻具及配套取芯(样)特殊钻头,具有结构新颖、使用简便、取芯(样)可靠的特点,且具先进性、创新性和良好的适用性,达到国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
观测:洞察秋毫
    一项用于观测水库大坝位移、钻孔垂直精度要求十分严格的倒垂孔施工技术,让313队特钻处在江淮地区名声大噪。
    安徽许多大型水库始建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运行多年后几成病险水库。为了加固大坝,需要在坝体上施工孔斜不得超过千分之一的钻孔,以观测大坝位移情况。施工这样高精度的钻孔,特钻处成竹在胸。他们首先承接了响洪甸水库施工项目。曾有一个施工单位在此先于施工,但忙了三年,终告失败。313队特钻处立下军令状:“若不成功,分文不取!” 他们采用独到的定向钻探技术,实行跟踪控制钻孔垂直精度,并且开创了国内一孔中进行三维观测之先河,以确保钻孔质量。当钻进到32米处时,钻头遇到了前施工单位留下的钢管,导致孔斜一度超差,但被他们克服,最终保证了该孔孔深、成孔孔径和垂直有效净径完全满足甲方技术要求。安徽省电力局还特地在响洪甸水库召开了现场会,庆贺钻探工程圆满成功,并给予施工人员一定的奖励。
    此后,该处又相继完成了陈村、佛子岭、梅山、磨子潭等大型水库的倒垂孔施工,有的水库巳经依据钻探结果提供的科学数据,完成了坝体加固。
抢险:尽显神勇
    上海市曾发生地铁四号线地面塌陷事故,抢险队伍中,就有313队特钻处的精兵强将。他们以精湛的施工技术和顽强的拚搏精神,奋战10昼夜,终于控制了主要抢险段的地面沉降险情,受到了抢险指挥部的高度赞扬,为地矿人争了光。
    其时,正在广东省东莞盐田组织施工的时任特钻处经理的朱恒银,突然接到与之有着多年良好合作关系的上海市地质调查院陈华文院长的求助电话,得知详情后,他立即从浙江嘉定工地和安徽六安本部抽调人员和设备,火速赶往上海。当晚8时前,抢险人员到达外滩董家渡事故现场。此时现场巳有2座8层高楼发生沉降和倾斜,附近的黄埔江防波堤和20层高的税务大厦也面临威胁。曾有一个施工单位因抢险失利而被令其撤出。根据抢险指挥部安排,313队负责主要抢险地段的抢险任务。他们采取的方法是沿着地铁隧道漏水处的上部施工钻孔,钻孔穿越30多米深的流砂层和隧道顶部近4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层后,向   孔内灌注大量的化学浆液和混凝土,使之快速凝结,从而遏制向隧道内漏水、涌砂,控制地面沉降。
    在抢险的10昼夜里,抢险队员们伴随着钻机的轰鸣声,只睡了3晚囫囵觉。他们冒着高温,争分夺秒,连续施工了19个均深33米的钻孔,总工作量达到627米。由于采用了先进的施工技术,钻通40厘米厚的钢筋混凝土层,同类施工单位需要3个多小时,而他们只用了30分钟。在上海地调院的合作下,313队特钻处这支抢险“神兵”,终于出色的完成了抢险任务,塌陷区向隧道内漏水、涌砂等险情被有效制服,充分展示了地矿人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时代风采。
  

                   作者:吴延喜

 
首 页 | 单位简介 | 新闻中心 | 地质勘查 | 工勘施工 | 党群工作 | 地勘文化 | 职能管理 | 廉政建设 | 互动交流
版权所有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Copyright © 2007-2011 www.ah313.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 址: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岭中路103号 邮 编:237010 电 话:0564-3315046 皖ICP备07503094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