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dongh1
首页 单位简介 新闻中心 地质勘查 工勘施工 党群工作 地勘文化 职能管理 廉政建设 互动交流
今天是:      站内检索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 > 地勘文化 > 文化园地
文化园地(第二十八期)
编辑日期:2014/12/23  责任编辑:管理员    阅读次数: 次  [ 关 闭 ]

朱恒银指导高效长寿命金刚石钻头(右二)

 

扎根一线  不走寻常路

——全国劳模朱恒银创新工作室纪实

 

日前,在中国能源化学工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暨幸福企业创建活动推进会上,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全国劳模朱恒银创新工作室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表彰,成为25个全国能源化学系统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之一,也是全国能化产业国土资源系统唯一的授牌单位。

中国梦,创新梦。在安徽省地矿局313地质队活跃着这样一支以“敢于创新,善于攻关”闻名于地矿系统的队伍,他由劳模领衔,汇聚钻探人才,探寻着313地质队地勘经济发展的“创新答案”;他披荆斩棘、破解难题,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创新故事”;他追逐梦想,不走寻常路,传递出与日俱增的“创新能量”。

劳模领衔:扎根钻探一线  从“草根”变成“狂人”

朱恒银作为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从1976年招工来到地质队,38年来,他从一名钻工做起,凭借着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逐步成长为单位技术骨干,就与钻探结下了不解之缘。

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坚忍和钻研。“远看像要饭的,近看像逃难的,仔细一看原来是搞地质钻探的。”钻探专业十分艰苦,长年工作在野外,生活单调,风餐露宿,三班作业,整天一身泥浆一身油,劳动强度大,安全风险大,更顾不到家人妻小。干这行有没有出息?看到同事们纷纷跳槽,他也彷徨过、苦闷过,但是在老一辈地质人“三光荣”精神的感召与激励下,他逐渐沉下心来一干就是38年。为此,朱恒银常自责地说“欠家人的太多,但选择钻探找矿这一事业不后悔。人生能在艰苦的环境下磨炼,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财富。”正是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下,意气风华的朱恒银爱上了钻探事业,爱上创新钻研。工作中,他常逆向思维,爱琢磨钻头能不能改进一下,钻杆能不能加固一下,为此好事的同事常常和他打赌,如果小朱能够发明出来大家请他搓一顿。面对冷嘲热讽时,朱恒银不为所动,静静地捣鼓自己的小发明。“创新的时候是艰苦的,但当看到一张张发明证书,一点点物质奖励时,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朱恒银后来如是说。正是秉承这种信心,上世纪80年代初,他设计研制了水力喷泥浆搅拌器和ZD40型单点定向仪并在钻探施工中推广应用,效果很好,分别获得国家青工“五小”成果二等奖和安徽省青工“五小”成果一等奖,从此创新一发不可收拾,他先后参加了地矿部“六五”攻关项目《小口径螺杆钻随钻测量及施工工艺研究》和《冬瓜山铜矿深部矿体勘探定向钻探技术方法研究》。先后主持完成多项国家及省级攻关科研项目,解决了陡矿体、异型矿体、地表建筑物以下矿体勘探等诸多技术难题。运用他所研究的定向钻探技术,可以在一个钻孔中向周围360度的任意方位进行分支钻进,并能在千米以下的岩层中打出“S”形、“U”形、伞状、羽状等多个方向的钻孔。天道酬勤。他先后获得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二、三等科研成果奖5项,获国家专利10项(其中3项国家发明专利)。个人荣获全国劳模、地质学界最高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全国地矿系统十佳科技工作者、安徽省“十五”发展创新工程先进个人和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殊荣。从创新“草根”到创新“狂人”,年近花甲的朱恒银,在创新的同时把更多的精力都倾注到创新团队的培养上。“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何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创新当中,形成共振效应才是关键。”朱恒银常常感叹道。“种子”的萌芽生长离不开滋养。在朱恒银创新团队,“创新梦”的种子得到了精心培育,最终共振破土、生根发芽,激荡着筑梦的力量。通过搭建职工创新平台,职工创新意识显著增强。朱恒银创新工作室以“专家领跑+团队创新”的模式,将劳模、专家、技术骨干所积累的经验,通过分享变成313地质队集体智慧的结晶,并催生了一大批创新成果。截止目前,创新团队培养了钻探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10余人,研究生多人,钻探机班长50余人,其中6名技师,2名省部级能工巧匠,1名全国钻探技能大奖赛银奖和2名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尤其近年来,创新团队所研究的“深部找矿钻探技术”成果已在全国20多个省和地区进行推广应用,在全国举办技术培训班20余次,受培训技术人员和工人1000余人,培养了一批地质钻探人才,为我国深部找矿及科学钻探做出了杰出贡献。

团队攻关:引“头脑风暴” 不破楼兰终不还

在朱恒银创新工作室,还有着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解决技术攻关难题的好传统。在创新过程中,遇到难以跨越的“坎”,大家就会坐在一起开展“头脑风暴”,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钻探方面的工作进行研究和创新。

5.12”汶川地震后,国家专项“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钻探”项目正式启动。为了揭示汶川地震断裂带的深部物质组成、结构、产出以及构造属性,进而了解地震过程中的岩石与流体行为、能量状况、岩石破裂过程和逆冲断裂发震机理,为地震科研和地质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朱恒银创新团队临危受命,开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对震后地质构造变化情况进行科学钻探,当时45级余震不断,朱恒银团队所承担的科学钻探3号孔又位于地震断裂带最核心部位,地层处于高应力状态下,岩层非常破碎、坍塌严重,并伴有涌水、漏水等复杂状况。设计方要求大直径取芯,不扰动样(不改变岩石地下原始状态)岩心采集率达到85%以上。 都说,“上天不易,入地更难。”更何况在这种极度恶劣地层、极度危险环境下钻探。为此,有好几波地质钻探队刚钻进几百米,实在打不下去了就打道回府了。“越是困难,越是要勇往直前,才能从困难中积累经验,取得进步。”朱恒银团队在钻探进程中也困难重重,钻孔钻至1175.4米处断层泥吸附抱钻事故,钻至1186.77米处,钻铤脱扣事故,钻进工作一时举步维艰。是放弃,还是前进,成为了他们的选择。“我手机24小时不关机,每天要他们汇报钻进状况,出现新问题,我们就要及时想出解决方案。最困难时,为了集中精力,实行机长、经理跟班制。无论如何,一定要啃下这块难啃的骨头”朱恒银说。为此,朱恒银和他的创新团队集思广益,经过无数个昼夜的苦心钻研,加班加点攻坚克难。“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朱恒银团队克服层层困难,终于见到曙光。汶川地震断裂带3号孔历时2年零三个月,朱恒银团队冒着余震危险连续作业,确保了岩心的原状样和94.6%岩心采取率,钻进深度达1502.30米,超过了原设计孔深(1200米),攻克了罕见复杂地层钻进、大直径取芯和高应力下钻孔护壁等重重技术难关,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为此,中国地调局发来感谢信,高度赞扬以朱恒银团队为代表的313地质队为汶川地震断裂带科学研究工作做出的重大贡献。

“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创新的历程总是伴随着艰辛的探索与付出,正是这种艰辛,才给予了“创新梦”光合作用、茁壮成长的重要养分。

能量传递:百花齐放香飘万里

劳模创新工作室,为“创新梦”的枝叶打开了生长的平台,让创新精神如大树一般,屹立彼岸,托举起地勘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313地质队朱恒银创新团队的创新故事还很多,正是这样锤炼一批劳模,发展一支骨干,树立一方风范,最大限度弘扬劳模精神,正能量的传递,力求成片带动提作为,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这才是313地质队打造人才高地的一个成功举措。

“创新工作室有效地发挥了劳模和高技能人才的作用,立足岗位,再做贡献,通过‘传帮带’,培养一批批技术能手,使得地质科技创新工作蔚然成风。”313队工会主席彭海辉感叹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正是在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下,一大批人才脱颖而出,茁壮成长。蔡正水,作为一名探矿工程师,在劳模朱恒银精神的感召下,他也成为一名钻探明星。先后在全国钻探大赛中勇夺亚军,获得省五一劳动奖章;王强,作为一名80后的青年,在劳模朱恒银“传帮带”的指导下,研制的钻头也获得几项国家专利。“在创新这个大平台上,你由不住要思考,这个平台让你体会到了创新的乐趣,也实现了自己更大的价值。”一名创新工作室的成员自豪的说。

近年来,朱恒银劳模创新工作室也先后荣获省部级、局级科学技术奖十余项。其中,承担的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深部矿体勘探钻探技术方法及设备研究》被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常印佛等专家鉴定为,该项目针对我国当前深部找矿和科学钻探遇到的技术瓶颈展开了一系列的深入研究,丰富和发展了我国深部钻探技术,对我国钻探技术的提高起到重要推动作用,整个项目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创新,永不止步。朱恒银和他的团队又在赣州于都南岭3000米科学钻探NLSD-1孔、庐枞盆地3000m科学钻探LZSD-1孔施工研究项目中大放异彩,为我国下步万米科学钻探提供了预研究基础。朱恒银劳模创新工作室也被安徽省总工会授牌,成为安徽省首批劳模创新工作室。

“开拓奋进创新梦,风顺正是扬帆时”。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成为了助推地勘单位发展的新生力量,也成为了劳模精神永续发展的重要载体,是313地质人“创新梦”的开始,也是313地质队地勘经济快速发展与希望的延续……

(尚群)

 

 

此文刊登于20141218《安徽工人日报》第二版

 

 
首 页 | 单位简介 | 新闻中心 | 地质勘查 | 工勘施工 | 党群工作 | 地勘文化 | 职能管理 | 廉政建设 | 互动交流
版权所有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13地质队 Copyright © 2007-2011 www.ah313.cn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龙讯科技
地 址:安徽省六安市佛子岭中路103号 邮 编:237010 电 话:0564-3315046 皖ICP备07503094号
您是第 位访问者!

皖公网安备 34150102000006号